我国“土地财政”模式再认知与转型思考
(1.天津城建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天津 300384;2.天津城建大学京津冀协同发展研究中心,天津 300384)
- 文献要素
-
摘要:鉴于新形势下探寻“土地财政”适时转型路径对于地方政府的重要性,剖析我国“土地财政”的公共属性以及公共职能;从制度根源和驱动因素方面论述“土地财政”形成的必然性;并进一步揭示“土地财政”的本质是基于土地信用为城镇化建设融资。在研究基础上,就“土地财政”转型提出短期应对策略和长期改革措施。关键词:土地财政;地方债;初始信用;土地融资;转型路径Abstract:In view of the importance of seeking timely transformation path for land finance for local government,the paper analyzes the public attribute and function of land finance,then discusses the emergence inevitability of land financ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ystem root and driving factors. Further reveals the financing nature of land finance for urbanization based on land credit. Finally proposes short-term strategies and long-term reform measures for land finance transformation on research base.Keywords:land finance;local debt;initial credit;land financing;transformation path参考文献[1] 杜雪君,黄忠华,吴次芳.中国土地财政与经济增长——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分析[J].财贸经济,2009(1):60-64.[2] 樊继达.治理土地财政:一个公共经济分析框架[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1(4):43-48.[3] 梁若冰.财政分权下的晋升激励、部门利益与土地违法[J].经济学(季刊),2009(1):283-306.[4] 杨元庆,刘荣增.土地财政与土地市场管理[J].城市问题,2011(3):87-90.[5] 刘玉萍,郭郡郡,李馨鸾.经济增长中的土地财政依赖:度量、变化及后果[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12(1):65-70.[6] 王玉波,唐莹.转型期地方政府土地财政效应研究[J].农村经济,2011(10):28-32.[7] 张燕君,侯远志,杜文龙.土地制度与“土地财政”对房价上涨的影响及平抑对策[J].理论导刊,2012(2):16-19.[8] 陶然,曹广忠.“空间城镇化”、“人口城镇化”的不匹配与政策组合应对[J].改革,2008(10):83-88.[9] 刘涛,曹广忠.中国城市用地规模的影响因素分析——以2005年县级及以上城市为例[J].资源科学,2011(8):1570-1577.[10] 邵源.关于“土地财政”与财税体制改革问题综述[J].经济研究参考,2010(24):36-45.[11] 王学龙,杨文.中国的土地财政与房地产价格波动——基于国际比较的实证分析[J].经济评论,2012(4):88-97.[12] 黄小虎.我国土地制度与土地政策的走向——从土地财政和土地金融说起[J].中州学刊,2012(2):23-28.[13] 刘广平,陈立文,寇盛彪.土地财政依赖、土地价格与房价关系研究[J].建筑经济,2014(9):102-106.[14] 吴东作.“土地财政”的政治经济学分析——基于马克思地租“国债(国税)”理论视角[J].经济问题,2010(8):9-12.[15] 孙武,魏彦朝.我国财政收入与房地产业发展关系的因果研究[J].建筑经济,2015(7):72-68.建筑经济,2015(10):05-08